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王阳明全集

作者:明·王守仁   发表时间:2024-06-17 08:28

目录

悟真录之十二 世德纪 附录

浙江巡抚奏复封爵疏 王得春


  巡按浙江监察御史王题,为恳乞鉴忠义复袭爵,以光圣政事。

  臣惟人臣报国之忠,致身之义,虽得之天性,然其所以鼓舞而激励之者,实赖君父在上有以握其机也。

  臣会同提督军门赵。窃见原任新建伯王守仁,为浙江余姚人。方正德己卯宁庶人宸濠谋反时,守仁以南赣巡抚提督军务,奉旨前往福建勘处叛军,道经丰城,闻变乃潜回吉安,遂与知府伍文定等,誓死讨贼。

  当是时也,宸濠以数十年逆谋,发之一旦,远迩骇震,内而武宗皇帝左右近习,多昏酣宸濠赂遗,甚有与之交通者。外而孙燧、许逵同时被害,三司而下,多就拘囚。又遣其党,分收诸郡邑印信,逆焰所熏,视湖、湘、闽、浙不复在目中。帆墙东下,日蔽江塞,遂破南康、九江如摧枯拉朽。急攻安庆,直瞰留都。东南事势,亦孔棘矣。

  守仁以书生,民非素属,地非统辖,兵非素练,饷非素具,徒以区区忠义,号召豪杰,仓卒调度,誓死讨贼。其报宸濠谋反疏曰 :“臣以区区之处诚,为讨贼之举,务使牵其举动,而使进不得前;捣其巢穴,而使退无所据 。”夫观守仁血诚之言,其忠根诸天性者,固将昭日月而贯金石矣。而其牵举动、捣巢穴之见,智勇殊绝,视宸濠真为囊中物耳。宸濠固凶狡,竟莫能逃。继之南昌破,而巢穴平矣。宸濠返而渠魁执矣。不两月间,地方底宁,朝廷无征兵遣将之烦,地方臻反乱为治之效。此功在社稷,甚为奇伟。乃天祐国家,生此伟人,而其诚与才合,盖有追踪乎百代之上者矣。

  使是时而非遇守仁,使守仁以南昌非故属,不以讨贼为己任;即使讨贼,张虚声,待奏报,而不速为扑灭之计。臣等知东南安危,未可必也。即使朝廷之上,闻变急图,遣将得人,供饷得人,调度得人,未免延缓日时。及其戡定,又不知所伤人命几何,所费粮饷几何,所费爵赏几何,所损国家之气几何,此守仁之功所以为大也。

  奈何功虽成矣,而奸党忌嫉,不惟爵赏不及,抑且媒孽多方。又赖天祐我国家,不使忠义抱屈终身。幸遇世宗皇帝,入继大统,即位未几,首录守仁之功,封新建伯,世袭。部下伍文定等,升赏有差。当是之时,海内之人,又莫不以世宗皇帝,能赏忠义之勋,亦莫不以守仁之功,为足以当封爵而不愧也。

  是时守仁虽腐封爵,徒淹家居。未尝一日柄用。嘉靖六年间,始起奉敕讨两广叛目。卢苏、王受等既平,以冲冒炎瘴病笃,具疏辞官,不待报而归,至江西南康地方病故。

  夫以守仁江西之功论之,诚已竭夫报国之忠,以两广之还迹之,又未失夫致身之义,俱无可以议焉者。只以当时大臣,有忌其两广功成,疏中未叙己者,乃从中主议,谓其不俟命而行,非大臣体,遂有旨削袭爵。臣等尝为守仁冤之。何则?假使守仁诈病而归,与地方未平,而急身谋,诚为可罪。然地方已平矣,即不病,亦当听其辞归,以彰朝廷均劳大臣之义。矧地方已平,而又病,病又笃,卒死于道路,而人犹执其迹以罪之,冤亦甚矣。

  兹幸我皇上御极,即位一诏,将使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。故凡平日内外大小臣工,或一言有益于国家,一行有益于生民者,无不恤录。若守仁者,其伯爵之袭,臣等固谓其为皇上新政第一事也。况经言官疏请,往复行勘,海内臣工,万口一词,咸以守仁伯爵当袭。臣等谬膺抚按浙江为守仁桑梓地,其得之公论,稽之群情,揆之国典,察诸守仁讨贼之心之功,其伯爵诚宜使袭,而不可泯者。且方今南北多事,北虏尤甚,皇上宵旰九重,内外大小臣工,非不兢兢图谋,思以陈见伐虏悃诚,而犁廷扫穴之绩,尚未有能奏者。臣等诚谓皇上宜籍守仁报国之忠,致身之义,皇上俯采公议,复其袭爵,将见内外大小臣工,莫不以守仁忠义不白于正德之季,我世宗皇帝能白之。又稍抑于嘉靖六七年间,我皇上今日又独能察而伸之。莫不相率激励于守仁之忠义,以报皇上矣。其为圣政之光,岂小哉!伏乞敕下吏部,再加查议节次,言官奏疏,亟为上请,守仁幸甚,天下幸甚。

  缘系恳乞鉴忠义,复袭爵,以光圣政事理,为此具题。奉圣旨 :“吏部知道。”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