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王阳明全集

作者:明·王守仁   发表时间:2024-06-17 11:03

目录

静心录之十 序说·序跋增补

阳明先生文录序 钱德洪


  古之立教有三:有意教,有政教,有言教。太上之世,民涵真性,嗜欲未涉,圣人者特相示以意已矣,若伏羲陈奇偶以指象是也。而民遂各以意会,不逆于心,群物以游,熙如也:是之谓意教。中古之民,风气渐开,示之以意若病不足矣。圣人者出,则为之经制立法,使之自厚其生,自利其用,自正其德,而民亦相忘于政化之中,各足其愿,日入于善,而不知谁之所使:是以政教之也。自后圣王不作,皇度不张,民失所趋,俗非其习,而圣人之意日湮以晦,怀世道者忧之,而处非其任,则晓晓以空言觉天下:是故始有以言教也。

  噫!立敬而至于以言则难矣!昔者孔子之在春秋也,其所与世谆谆者皆性所同也。然于习俗所趋无征焉,乃哄起而异之曰:“是将夺吾之所习,而蹶吾之所趋也!”或有非笑而诋訾之者。三千之徒,其庶几能自拔于流俗,不与众非笑诋訾之者乎?然而天下之大也,其能自拔于俗,不与众非笑诋訾者,仅三千人焉,岂非空言动众,终不若躬见于政事之为易也?夫三千之中称好学者,颜氏之外又无多闻焉。岂速肖之士知自拔于俗矣,尚未能尽脱乎俗习耶?一洗俗习之陋,直超自性之真,而尽得圣人千古不尽之意者 ,岂颜氏之所独耶 ?然而三千之徒,其于夫子之言也,犹面授也。秦火而后,掇拾于汉儒者多似是而失真矣。后之儒者复以已见臆说,尽取其言而支离决裂之。噫!诚面授也,尚未免于俗习焉,并取其言而乱之,则后之怀世道者,复将何恃以自植于世耶?

  吾师阳明先生蚤有志于圣人之道,求之俗习而无取也,求之世儒之学而无得也,乃一洗俗习之陋、世儒之说,而自证以吾之心焉,殚思力践,竭精瘁志,卒乃豁然有见于良知,而千古圣人不尽之意复得以大明于世。噫!亦难矣!世之闻吾先生之言者,其皆肯自拔于流俗,不与众非笑诋訾之乎?其皆肯一洗俗习之陋、世儒之说,而独证以吾之心乎?夫非笑诋訾,在孔子犹不免焉,于当世乎奚病?特病其未之或闻焉耳。如其有闻也,则知先生之所言者非先生之言也,吾之心也。吾心之知不以太上而古,不以当世而今,不待示而得,不依政而行,俗习所不能湮,异说所不能淆:特在乎有超世特立之志,自证而自得之耳!有超世特立之志者而一触其知,真如去目之尘沙以还光也,拔耳之木楔以还聪也,解支体之束缚以自舒也,去污秽而就高明,撤蔽障而合大同,以复中古之政,超太上之意,亦已矣,又奚以俗习之陋、世儒之说为哉?

  先生之言,世之信从者日众矣!特其文字之行于世者,或杂夫少年未定之论。愚惧后之乱先生之学者,即自先生之言始也,乃取其少年未定之论,尽删而去之;详披缔阅,参酌众见,得至一之言五卷焉。其余或发之题咏,或见之政事者,则厘为《外集》、《别录 》;复以日月前后顺而次之,庶几知道者读之,其知有所取乎?虽然,是录先生之言也,特入珍藏之扃钥也。珍藏不守,乃屑屑焉扃钥之是竞,岂非舍其所重而自任其所轻耶?兹不能无愧于是录之成云尔!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