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云笈七签第二部

作者:宋·张君房   发表时间:2024-06-02 15:08

目录

卷四十四存思部三

太一帝君太丹隐书(一名《太一别诀》)


  夫学道而无太一,犹视瞻之无两眼;存念而无太一,犹胸腹之失五脏;御神而无太一,犹起行之无四支;立身而无太一, 犹尸殭而无气矣。是为此经。开通万神,生成魂津,千涂百径, 太一而立人焉。若学无师者,徒自烦劳也。今别复撰此经之波 流,钞出其外际,未陈幽妙,靡该秘唱者,名为太一别诀。

  如有可寻,以悟始涉未,令顿开深源者也,自使别诀微行,于学者涉粗迹以自觉焉。至于幽玄内构,合奇万津,流会真神, 混合灵府,炜烨于神景之变,发曜于造化之外,焕如圆曜,寂 如太无,郁起而空洞结云,凝思而千年继夜,可谓微乎深哉! 太一之变也,皆理竭于此经,事悉于洞玄者矣。

  夫人者,受生于天魂,结成于元灵,转轮九气,挺命太一,开关三道,积神幽宫,所以玄液七缠,流津敷泽,日月映其六 虚,口目运其神器,云行雨施,德拟天地。胞胎内一,五因来 具,立人之道,其如此也。故五因者,是五神也;故三道,是 三真也;夫五神,天之魂也;三真,天之道也;九气,天之胎 ;太一,天之源;日月,天之眼;玄液,天之润;六虚,天之 光;幽宫,天之府;神器,天之化;元灵,帝之变。凡此言九 气者,乃混合帝君之变,变而化九,是谓九宫,九宫混变而同 一矣。兆欲修己求生,当从所生之宗,所生之宗,谓元父、玄 母也。元父主气,化理帝先;玄母主精,变结胞胎。精气相成, 如阴阳相生,云行雨施,兆已道合。无名数起三五,兆始禀形 七九,既匝兆体乃成和合,三五七九,洞冥象帝之先,当须帝 营天皇之功,九变为灵,功成人体,体与神并,神去则死,神 守则生。是以三元为道之始;帝君为道之根;太一为道之变; 九天为道之神;九宫为道之宅;玄液为道之津。修之三年,可 以照镜三田以致神仙。朝适六合,夕守泥丸,坚执胎精,使心 常勤。后学之子,须此为缘。见是经者,始可与言,九气陶注, 太一运神矣。既得为人,人亦象矣。自无太一灵简,三元金名, 司命隐符,五老紫籍,虽受天气而生,皆不得闻见至道矣。子 又无玄宫紫札,上皇宝名、太一玉箓、东华隐图、三元铭神、 大帝参魂者,虽受天之性,既得暂闻至道矣,亦不能修为,为 不能久,久而不固,固而不专,专而不能洞也。适可隐存五岳, 登行常生之涂耳,不得八景超霄,浮烟控晖,飞腾虚羽,踊跃 太无矣。子又无琼台羽札、流云五校、太一金阁、五皇隐箓、 后圣七符、空山石函、丹台素章、玄皇玉行、天母胞图、太上 圆名、保真秀景、光练神驱之录者,皆不得见《洞真玄经》, 睹帝一之变,又不得闻《消魔神智慧》之咏,又不得闻《太上 隐书》八素之辞,又不得闻《大洞真经三十九章》金真玉光豁 落七元也。存三守一,精思洞房会帝君,则化生九灵于子形中, 辅子之神明,成子之仙真,保子之长生,固子之胎魂也。白元、 无英、桃康、司命、太一混合五神,捧籍列符,五神各有所主, 混合九变,三五化形,于是三宫镇真,百节受灵,帝君宝籍, 宿命无倾。

  九天九宫,中有九神。是谓天皇九魂,变成九气,化为九神,各治一宫,故曰九宫。太清中有太素、太和;洞房中有明 堂、绛宫,是曰六府。上曰天府,下曰洞台。三五之号,其位 不同。一曰太清之中,则三五帝君。二曰,三一丹田;神又五 者,符籍之神、太一、公子、白元、司命、桃康君是也,合而 名为三五。三五各有宫室,若三真各安其宫,五神上见帝君, 左有元老丈人;右有玄一老君,此则无极之中所谓九君。上一 则真一也。九君所谓天之魂,自然成真子也,以为兆神者也。 若兆之精存九君,深思三真,必能以兆一体,周旋三五之中, 返覆七九之里,使天帝之灵魂常治在兆己,五神奉籍,周而复 始,必将白日登晨,何但不死而已哉!

  帝君混化周旋三五,太一万结成七九,其数合二十四也。天有二十四气,气之上,化也,变而则成真人,真人亦禀之, 故体有二十四神,神有千乘万骑,云行八极之中。子若思存, 念之慎勿忘,可以辟死求生,上超十方。于是神安气洞,上与 天通,越出地户,过度天门,隐息四维,七星散分,飞行云房, 日月殖根,守金藏玉,制御万神。仙王何人?我已成其真矣。 此隐存之道也,并有经诀在《上皇中极宝景篇》中,子既有之, 不得妄传,必须歃誓,审人乃宣。

  夜半生气之时,若鸡鸣时,正卧,闭目微气,存左目中出日,右目中出月,并径九寸,在两目耳之上,名为六合高窗也。 日月使照一身,内彻泥丸,下照五脏肠胃之中,皆觉见了了, 洞彻内外,令一身与日月光共合。良久,毕。叩齿九通,咽液 九过,乃微祝曰:

  太上玄一,九星吐精,三五七变,洞观幽冥。日月神光,下彻神庭,侠照六合,太一黄宁。帝君命简,金书不倾;五老 奉符,天地同诚。使我不死,以致真灵;却遏万邪,祸灭消平。 上朝天皇,还老返婴;太帝有制,百鬼敬听。

  咒毕,乃开目,名为日月练根,三光校魂,以制御百神,辟诸鬼气之来侵,使兆长生不死,夕夕存之矣。

  又存左目为日,右目为月,共合神庭之中,却上入明堂之中,化生黄英之体,下流口中,九咽之以哺太一,常以生气时 存之。毕,微祝曰:

  日月上精,黄水月华,太一来饮,神光高罗。使我长生,天地同柯。毕,五日一行之。

  口中舌上为神庭。存日月既毕,因动舌,觉有黄泉如紫金色,从舌上出,上流却入明堂之中,名为黄英之醴也。存思之 时,当闭目绝念,常以月朔之夕生气之时,安卧,闭目向上, 心存二十四星,星大一寸,如相连结之状。又存一星中辄有一 人,合二十四人,如小儿始生之状,无衣服也。于是二十四星, 直从天上虚空中来,下回绕一身外三匝。毕,次以咽之入口中, 凡作二十四咽,咽时辄觉吞一星也,觉从口中径至脐中,名曰 受命之宫也。又觉星光照一腹内,洞彻五脏。又存星光化为二 十四真人,并吐黄气如烟,以布满脐中,郁郁然洞彻内外也。 良久,微咒曰: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