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云笈七签第一部

作者:宋·张君房   发表时间:2024-06-02 16:15

目录

卷二十一天地部一


  太上曰:第一欲界六天:一曰太皇黄曾天,二曰太明玉完天,三曰清明何童天,四曰玄胎平育天,五曰元明文举天,六 曰七曜摩夷天。

  右欲界六天,有色有欲,交接阴阳,人民胎生。是故举其重,因名为欲界。

  第二色界一十八天:七曰虚无越衡天,八曰太极蒙翳天,九曰赤明和阳天,十曰玄明恭华天,十一曰曜明宗飘天,十二 曰竺落皇茄天,十三曰虚明堂曜天,十四曰观明端静天,十五 曰玄明恭庆天,十六曰太焕极瑶天,十七曰元载孔升天,十八 曰太安皇崖天,十九曰显定极风天,二十曰始黄孝芒天,二十 一曰太黄翁重天,二十二曰无思江由天,二十三曰上揲阮乐天, 二十四曰无极昙誓天。

  右色界十八天,云其界有色无情欲,不交阴阳,人民化生。但綍香,无复便止之患,故曰色界。

  第三无色界四天:二十五曰皓庭霄度天,二十六曰渊通元洞天,二十七曰翰宠妙成天,二十八曰秀乐禁上天。

  右无色界四天,云无复色欲。其界人微妙无色想,乃有形,长数百里而人不自觉,唯有真人能见,故曰无色界。

  四梵天元始曰:二十九曰常融天,三十曰玉隆天,三十一曰梵度天,三十二曰贾奕天。

  四天之上则为梵行。梵行之上则是上清之天,玉京玄都紫微宫也。乃太上道君所治,真人所登也。自四天之下,二十八 天,分为三界,一天则有一帝王治其中。其天人皆是在世受持 智慧上品之人,从善功所得,自然衣食,飞行来去,逍遥欢乐。 但死生之限不断,犹有寿命,自有长短。下第一天人寿九万岁, 以次转增之。

  《诸天灵书经》曰:飞步入北清者,是三界之上四天帝王北真天也。言此四帝上为三清玉京之巅,应化接引,中为三界 四八,御运五气;帝主下降无象通生天,人各为一天,璇玑玉 衡、三十六帝,五斗魁主,亦象人脑,四象合成。故《放品经 》云:四天王天在玉清之上,九天之巅,恒以八节之日命三界 四帝周行天下,开度道学建斋之人也。先师疏云:北清天者, 北斗是也。又云:北斗之下昆仑上宫,故人头首上象昆仑。下 愚小解将为是误,此去弃贤,既在昆仑山南,望将中斗则为北 清,未审中斗已北北方北清别在何处。今依《度人经》说:东 斗主算,西斗记名,北斗落死,南斗上生,中斗大魁,总监众 灵。此名一天五斗魁主,即明中斗已北而有北斗也。今又按《 灵书正经》本文经云,天尊言此四章并是四天帝王度命妙品, 四方正土,偏得法音。其《东方品章经》云:九气青天东华宫 中,青童大君封以青玉宝函之中,印以元始九气之章。其《南 方品章经》云:南方三气丹天朱陵上宫,南极上元君封以赤玉 宝函之中,印以太丹三气之章。其《西方品章经》云:西方七 气素天西华宫中,西王母封以白玉宝函之中,中以太素七气之 章。其《北方品章经》云:北方五气玄天元始北上宫中,玉晨 大君封以玄玉宝函之中,印以太玄五气之章。即明东方而称东 华,南方而称南极,西方而称西灵,北方而称北真。上即明北 真而处三界之上,最上之天。四天帝主下通一天,四序生化, 非是一天五斗之位也。今按《灵书正经》,并是三界之上四天 帝王正名正位,未称一天五斗名位。今乃独脱北方,取中为上, 不审更上北真天也。比先所错,上下相承,古今疑惑,皆从此 起。又寻先师所错,本意者,言三十二天上下重叠,亦为一天。 二十八宿,即错将中斗而摄北位,独脱北方,此方以中为上, 又中为上亦复是误。言九天初构,上下重叠,亦为一天,比地 九宫。言郁单之天上上气上,先立于子而处一宫,即明一宫亦 为四梵最上第一天也。若将人身以等于天,头为昆仑,目为日 月,上下相合,其义正是。若以身观身、以天下观天下,不及 更上头象三界之上,四人四天帝主天也,又乃不及,更上头象 三清之上,玉京之山大罗天地,故《大洞隐注经》云:昆仑山 上接九气,以为璇玑之轮,在太空之中。中斗既在昆仑山上, 即大罗天阙亦在玉京山上也。《生神经》云:飞仙翼于琼阙, 四宰辅于明轮。既在三界中斗之上,即大罗天关、玉京琼阙亦 在玉京山上也。又明一天三界应位,上下重叠,比地既殊,取 上为下,上下失科,四天帝主阙而不述,东华、南极、西灵、 北真,境界不论,何处别立?

  《三天正法经》曰:九天真王与元始天王俱生始气之先。天光未朗,郁积未澄,溟涬无涯,混沌太虚。浩汗流冥七十馀 劫,玄景始分,九气存焉。一气相丢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岁。清 气高澄,浊气下布。九天真王、元始天王禀自然之孕,置于九 天之号。九气玄凝,日月星辰于是而明,便有九真之帝。上之 三真,生于极上清微之天;次中三真,生于禹馀之天;下有三 真,生于大赤之天。

  《玉京山经》曰:玉京山冠于八方诸大罗天,列世比地之枢上中央矣。山有七宝城,城有七宝宫,宫有七宝玄台。其山 自然生七宝之树。一株乃弥覆一天,八树弥覆八方大罗天矣。 即太上无极虚皇大道君之所治也。

  《大洞经》曰:大冥在九天之上。盖谓冥气极远,绝乎九玄,惟读《大洞玉经》者可以交接,然后玉帝乘丹霄而启道, 太冥披绿霞而朗焕也。《元始经》云:大罗之境,无复真宰, 惟大梵之气,包罗诸天。太空之上有自然五霞,其色苍黄,号 曰黄天。黄天之上,其色青苍,号曰苍天。苍天之上,其色玄 空成青,号曰青天。故颂曰:

  三界之上,眇眇大罗,上无色根,云层峨峨。

  《三界图》云:三十二天四傍并,分列四方,一重四天,积气相承,扶摇而上,其天独立,亦无八方。未审此由,有何 气候?若无八方,则无比地九宫;若无正中,则无中斗。上无 九气,下无八方,三十五分、八景何来?人身之中尚有三一、 三元,九宫一体,即是帝一、太一帝君等神,岂云三界而无三 元三十六帝?若三界正中既无三一,人身三一从何而来?比先 学者唯见《隐注宝诀经》云,玄阶与扶摇台在东北方癸地,名 为玄天也,言天阶发起于扶摇台,羊角边周,仍登梵行入三清 也。既睹此经,错将三界四天傍并,其扶摇台既在东北方癸地, 未审三界总在东北方癸地,如不以此,并是错,误注经也。今 言扶摇者,三十六天上下相承,中为天关,皆为中斗璇玑,四 方二十八宿渐次升上,故言扶摇,故云玄阶与扶摇台在东北方 玄天也。又明上下三十二天皆有七宿璇升,四方亦言四天也。 今言四天者,东方有九气青天,南方有三气丹天,西方有七气 素天,北方有五气玄天。四方四天,故言四天,非是天外更别 四天也。故《度人经》云:旋斗历箕,回度五常,三十五分, 总气上元。又明三十六天每一天中皆有七宿三十二帝。其太皇 黄曾天位居箕宿,皆在东初;又贾弈天斗宿,皆处北末,故云 旋斗历箕,回度五常,则明三界三十六天,皆有中斗璇枢,四 方二十八宿,各为一天璇玑、玉衡。此是二十八宿上下扶摇, 上通三清,上下天关,非是别天羊角而上,故明三元各主八方。 天有九气,上下九宫合中宫位,始名三界也。若三界之内三十 二天亦列四方四傍并,上下天关九宫何在?比地九宫亦无次序。 故明一天三界有异也。《河图》、《五炼》等经,说一天二十 八宿,四七相并,以为三界,二十八天馀有四星,上在中斗, 亦将三界四七相并,傍上列位以为玄围,而安三界二十八天, 馀上四天上为四人,一处傍并比列位,不审一天二十八宿上通 三界二十八天,上合四人三十二位,傍并不同,大小有异。今 言一天比地四天者,《真人口诀经》云:中斗之中,五斗位者, 阳明为东斗,丹元为南斗,阴精为西斗,北极为北斗,天关一 星以为中斗。上及玄冥,真人以为一天三十五分,上及上元天 帝,合为一天三十六位也。言上界四人等位者,今按《赤书》 及《九天谱》等经云,三十二天上下相去,各有气数,上及四 梵合为三界三十六帝,不同一天四方傍并也。

  《三清图》云:将以玄、元、始三气,以为三境三天。又以《生神经》九天乃于三天之下,各并著三天。又以四方三十 六天而取二十七天,各于九天之下各并著三天,一单三并以为 九天。未审九天各生八方,上下应会,何所分立?故《大洞经 》云:玄元始三气各生八方,而为二十四帝;九宫各生八方, 而为七十二宫。即明《生神》九天无有一单三并,九气天关, 上下不应,言三洞生化,故立三光,三乘各三,故立九帝,九 气分化,各生三天,故为三境三十六天也。若以九天各于三天 之下一单三并,上下重叠,唯有六重之天,天若积阴,亦任六 重,天既积阳,即合九重,如何九品二等不同?上下九宫其天 何在?故《赤书》经云,天有九分之关,转轮三气,九度明焉。 故明三元九天,九重是也。故《道德经》云:道生一。一是元 气,一是应化元始天尊也。于此妙一而生三洞。故《灵宝五符 经》云,三洞以为天尊三公天也。三生九气,九气以为天尊九 卿天也。又此九气各生三天,故立三九二十七位,故此二十七 位上为天尊二十七大夫天也。欲此二十七位上合九天三元,各 有一十二位,合为三洞三十六天也。此言三清降生三界,各于 八方以下而生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亿等,比地无极三界各 禀三清,皆承此象,上下重立,是其义也。

  今言傍并者,别有一义。故《洞真回元九道飞行羽经》云:三清天中而有三万六千天公卿等品,并各有官僚公卿大夫侯 伯,置署如一,更相管统,降生三界,遍备天人,皆禀此气, 各禀至道妙一之分。三公、九卿、二十七大夫、八十一元士、 百二十郡、千二百县、万二千乡、三万六千亭,同禀此气,或 单或并,以为生神万象之主也,非是九天傍次分列也。三界图 书相传为错者,言三清九气降为三界一天,气馀九色。又杂也, 言三清九气各成一天,降为三界,上禀本气,未经说五色共成, 故《灵宝经》云:上从大宝,初降妙一,始生于元,元生于玄, 三生万物,莫不相承也。又按《九天生神》及《玄门论》等经 云,始生于混沌,为苍色,而成郁单无量天,下生三天上圣三 品之位;复次混生于洞,洞为赤色,而成上上禅善天,下生三 天中圣三品之位;复次洞生于浩,浩为青色,而成梵监须延天, 下生三天下圣三品之位;复次元生于旻,旻为绿色,而成寂然 兜术天,下生三天上真三品之位;复次旻生于景,景为黄色, 而成不骄乐天,下生三天中真三品之位。复次景生于遁,遁为 白色,而成洞元化应声天,下生三天下真三品之位;复次玄生 于融,融为紫色,而成灵化梵辅天,下生三天,上仙三品之位 ;复次融生于炎,炎为碧色,而成高虚清明天,下生三天中仙 三品之位;复次炎生于演,演为乌色,而成无想无结无爱天, 下生三天下仙三品之位。故此九气,九色光明,上为三境三十 六天也。三境降气,三界方生,各于三清八方已下降生三界五 亿等天也。故《九天谱经》云:上从梵行太清之天,三境九气 降为三界,天各一色,上禀气生,未见五色,一时混杂也。今 所错者,亦可知委。故《诸天内音经》云:三十二天皆以五合 之气而成,空洞结而成章者,此是五篇真文,生成五方,通为 五行,合为五脏,混为二仪,四序生化,此应五方五合所育也, 非关九气混为五色,今以五色合为云气,相参盘郁,是其错也。

  旧说四梵名为四民之天,今按《九天谱经》云,三界应化三十二天,上从梵行太清天中,气渐流降,始生于混,混为苍 色,而生二万二千气,其色苍,气澄凝而成贾奕天,即明贾奕 天是四民最上初天,即明四民非是太清四梵四天王天也。今言 帝王者,统领八方,始名帝位,不审太虚无上常融天、太释玉 隆腾胜天、龙变梵度天、太极平育贾奕等天,乃是一天,北方 五气玄天,光同四方,比地各为小八天也。故明三界三十二天, 上下重叠,三元品生,亦为一天,分别四方,各属四正,四九 列位,及其分应,上下相临。故东方九气青天,上为三界东华 天也;南方三气丹天,上为三界南极天也;西方七气素天,上 为三界西灵天也;北方五气玄天,上为三界北真天也。《五符 经》云:升为五云,化为五气。又按《灵宝经》云,五篇经文 生天立地,普植神灵,上为三境之玄根,标天地以长存,镇五 气于灵馆,制劫运于三关。即明五篇经文上为三清之上四天王 位;中为三界四天帝主,应为太清梵行四天,而为四八三十二 帝八天生主;下为一天二十八宿三十二帝。又为比地各列四方, 四九列位。又为一天五方净土。故按《上清经》及《玄门论》 等云,三界之上而有八清天名,三清降气下生三界。今按八清 天内而有太清天名,重明太清梵行之天而生四民贾奕、龙变、 太释、常融等四天也。故《法轮经》云:超度过三罗八难,于 是名灭,度如脱胞,旷朗睹八清也。朗明四梵而处三清之下, 四民三界之巅,上为八清之天,三界劫周二十八天,已上八清 四民等八天终无劫坏,故名三界八清天也。

  或云,三界之中从此天上,自有华光,不假日月,自然明朗。此是讹言,妄为大语,各自审明,取证即解。何者言三清 三界?凡圣降差,有无不同,动寂各异。欲界六天,六欲见生 ;次上色界一十八天,在下六天舍欲爱色,次中六天渐舍色乐, 又上六天色心随净;次上无色,由四轻尘色声香味出于触体, 渐舍心识,有待都忘,升虚入无,出生灭境也。言三清上境妙 化难思,九色宝光不假日月,无有昼夜,亦无去来,言三界之 内假合成身者,《洞真经》云,天有一气,则五气生焉。五篇 真文,附合生体;两半相合,以为生身;以身为宅,心为主人, 以神为本,神感应生也。故明神托五气共合为识,又明神合阴 阳以为魂魄。若人六识清净,感生六慧;六欲烦浊,耽入六尘。 故此生身命终之后,魂阳归天,魄阴归地,自守魄骨以为尸主, 生时罪福,并以神当,神更托生,别感诸气,四生六趣,应感 俱然,上天下地,清浊有异,应化三界,并感阴阳,既感阴阳, 宁无日月?若是仙家道品,自有仙光,不假日月,神通明朗, 三界见著,色欲染尘,二景共滋,日月皆有,并具昼夜,三光 齐临,二十八宿璇玑不定,宿有时转,天有劫期,上下数交, 百六运会。今按《灵宝九天生神经》云,日月星宿,阴阳五行, 人民品物,并受生成,则明三界皆有日月也。

  又按《玄妙经》云,于此界外,八方世界皆上有罗天,重重别置,日月五星、二十八宿,亦与南天下宛利同,无异也。 又按《玄门论》及《大洞经》云,九天真人呼日为“濯曜罗”, 三天真人呼日为“圆光蔚”,太素天中呼日为“眇景皇”,上 清真人呼日为“九曜生”,泰清天中仙人呼日为“太明”,太 极天中呼日为“圆明”,玉贤天中呼日为“微玄”,东华真人 呼日为“紫曜明”,亦名“圆珠”,亦谓“始晖”,亦谓“太 明”,亦谓日名“郁仪”,亦谓月名“结璘”,亦生人首上为 眼目。故《玉京山经》云,俯仰存太上,华景秀丹田,左顾提 郁仪,右眄携结璘。普明天人皆有眼目,三界日月亦同人目也。

  《三界图》云:其天中心皆有昆仑山,又名“须弥山”也。其山高阔,傍障四方,日月绕山,互为昼夜。日在东方于逯境 界,日正中时光及南方,浮利境界以为日出;日在南方于正中 时,耶尼境界以为日出;西方日正中时光及北方,郁单以为日 出;日在北方于正中时,东方境界以为日出者,今虽四序合宿, 是同冬夏二至昼夜不等,日若绕山,四方合停,出没既异,则 无山隔,今以形象难诘,或详日出处即有映体,东方日中,南 即渐明,南方初出,日既映山,其日合如立竖半镜,今泰山上 而有日观,遥望日初出在于地中,其状形如横出半镜,以望初 出非映山也。若其日出之处即是须弥,其山不高,不能映日, 即知日出在地中也。故《易证》云:爻也者,效也;效也者, 象也。象效于天,以为爻象也。故日在地下,“明夷”之卦为 日,处夜阳降阴升也。日出地上,阳升阴降也,故地上有日,

  “晋”卦是也。故在午后,日祇之丛刊本、四库本、辑要离,不鼓缶而歌,阴生阳降也,言阴阳璇玑,昼夜递兴,日直绕山, 证何律吕?日若绕山,璇玑须停,四方度量,何为不等?言二 月、八月昼夜各中,馀月长短南北互差。故月建在子冬至之分, 日极于南,昼短夜长,日出于巽,日没于坤,从左行而至于巽, 历于夜分,西北东方三方天下一十九位,分为五更,皆处于夜, 昼以已丙午丁未等以为昼日,即明夜统西北东方三方,天下皆 处于夜,唯独南方以为昼日,即明日月非隔山也。又月建在午 夏至之分,日极于北,夜短昼长,日出于艮,日入于乾,从艮 左行而历昼位,东南西方一十九位,三方天下以为昼日,唯独 北方亥壬子癸丑等五辰而处于夜,重明日月非隔山也。又明夏 至之日出没艮乾,东南西方三方天下一时为昼,冬至之日出没 巽坤,西北东方三方天下一时为夜。日既绕山,四方互明,未 审此节日映山不?又明夏至之日,日出于艮,日入于乾,其昆 仑山合近于子,日既远山,不合更远,何故起难为日映山也? 其昆仑山向北百千万里则非东方,日正中时南方卯地以为日出 也。又明月建在子,冬至之日,日出于巽,日没于坤,其昆仑 山既是映日,即合移就南方在于午分,其此土人不是南方,即 合住在昆仑山北,其山既是天心,不移即明日月非映山也。又 明一年四时行焉与日月合宿,以定律吕,故一月建寅,寅与亥 合,其神徵明者,徵召万物,而明月建在卯,合宿天魁;月建 在辰,合宿从魁;月建在已,合宿传送;月建在午,合宿小吉 ;月建在未,合宿胜先;月建在申,合宿太一;月建在酉,合 宿天刚;月建在戌,合宿太冲;月建在亥,合宿功曹;月建在 子,合宿大吉;月建在丑,合宿神后;十二月建合宿行神,璇 机玉衡,以定四序,四方七宿,日夜互更,即明一天律吕同则 南方律吕也。普天既同,四方同天,不合山隔也。后宣八景, 三光同兹,五篇真文,二象通应,具在玉京流光品中,问宣经 理,答申应用也。

  或有胡人摩尼珠,说皆托一物百六数期,三清八景,降气通生,西戎即序,全无分晓。或云言此天是属于地住,或云杂 报世界,故近则不入六欲之天,远则不在三界二十八天之数。 次上太皇黄曾天上人者,始名欲界,最下天也。下愚小解因述 便答,三界之内,三元通生元各十二,共三十六位。一天三界, 上象俱然,四梵八清,下通元气。既云地住,别号谁天?杂报 世界,何气寄立?次上璇玑,下摄何方?下地杂报,上属何天 ?夫言天者,在上,巅也。在上广覆,谓之天也,在下厚载, 谓之地也。言天上天下,上下咸差,一天之中,上属玄枢,一 天之上更属上象。此天即是太皇黄曾天中人也。言三界之内五 种感生虽同,一天善恶两种,所感杂报命短无,上品仙家寿九 百万岁。五方净土皆定寿年,洞室虚宫上下不等,诚仙棋暂玩, 柯烂樵人,或二日逢仙,则经二百馀岁,诸仙人寿具显,后章 唯此,下地净秽,两别远明,三清上降元气,下生三界法象, 降成真仙圣位,各备修科,虽居三界,仙道原深。故《消魔经 》云:三清上境三十六天,下备三界三十六帝,其三界劫尽, 被劫火所烧,其三洞仙家不觉有火也。故明杂报世界善恶同天, 善者福寿遐年,恶者浊辱短促。净秽二土,咸备一天。博地下 方亦有上道。先标前错一十二条,审而观详,他义总晓,请详 图录,入道机要,次后显章,具明前疑。

上一页:反行法

下一页:四梵三界三十二天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