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云笈七签第三部

作者:宋·张君房   发表时间:2024-06-02 14:25

目录

卷八十一庚申部一

制六欲神法


  舌者,荣辱之机,祸害之阃(乱之所生者,必言语以为阶,故君子慎言语,节饮食也)。六神各主其欲,断欲断识,于理 咸宜用平,若并平之,则弱尘生矣。是以对境,先从欲制(六 神谓六欲门,耳、目、鼻、口、身、意,泄乱神机之路也。意 从内发,寄在于物,物从外入,经自何门?应接之时,心尽知 见,常起悲敬,性本不生,此应物之义。文子曰:万物之总, 皆阅一孔;百事之根,皆出一门)。当豫断之,肇启一门,消 之于未形,息之于未乱,令心壮于欲。用壮处谦,壮乃全也。

  《黄庭》曰:“负甲持符、开七门备,”豫之谓也。夫性者本乎心,情者本乎性,情动则性乱,性乱则心荒,心荒则移神伐 性,亡无日矣。故对物识交之际,于中不有情欲(欲至识动, 物之常情。若对心真无形,欲何用?能止而顺,动不穷也)。 启妙一门,复其生源。本无流动,神用澹泊。喘息安徐,令魂 魄和通,意虑精密(养之以忘,欲之以生)。若物应心摇,动 乱而惑我,我乃息机深敬,介如石焉,不可转也。久当委顺遗 形,言忘理析。言忘理析,故积其弱以为强,舍其美而自康矣。 如觉物去情余,进退未决(谓不欲之欲也)。宜息心谦下,洁 诚责己,超然离欲,气静安神。候心见欲如朽木虚空,是欲者 不欲也(道之相应,必有所因。信乃心师,安为动主,动识生 于无地,无地自是宜安)。正寻理之时,万绪躁心,乘念飞越, 昏机内应,真兴不彰。为尔心神,传习成妄,浊气薰灼,世业 坚深。正用诀邪,邪神恋欲(谓玄灵也)。交战于内,而致斯 也。若不誓心惕虑,反伪还真,乃随欲居心,是滋泄慢(以一 柔之性驭六刚之情。情与物亲,性与道合。坚正自理,去邪勿 疑之也)。又言:念玄灵,欲我懈怠。当建志弘愿,苦节安贞。 如谋必成,如战必克。仁而能武,正以杀情。大丈夫天地同心, 清宁无事。常自激励,若对严君。肃然一门,谦以养德。烦结 都尽,欲境不生,是不欲者欲也(欲不生,则神不死也)。斯 乃静胜,欲消诸难,将解恒退,藏于密焉(夫能解难,释险以 处安也。险必处安,宜其对境悟心,为难于易,视无前欲,往 有功也。“功成身退天之道。”得鱼忘筌之道也)。《黄庭》 曰:“经历六腑藏卯酉,转阳之阴藏于九,常能行之不知老。” 其此之谓乎!凡心者,公平之司,非亲于欲,而疏于道。玄灵, 习之然矣。欲心躁滑,道性深微。不自执为,任其浮动,情之 所变,物莫能全,人有心识,不觉变动,得非潜慎玄灵之运哉 !宜加恳倒也。至人哀其迷方,示其生理,见于不见,知于不 知,感通神明,是谓道用。言之者甚众,行之者罕及,实志之 不至耳!且亡丧犹影响,履真岂独远哉!其三尸者,托阴气以 为灵,感私欲而致用,邪蕴脏腑,变生乱习,世相组织,流落 贪昏,非天机清明至叹沉浊者,不能易其心矣!观我生无,无 能彰有。色为空影,欲是影宾。欲生则三尸生,欲灭则三尸灭。 古人云:欲者不欲,不欲者欲。反覆自明之谓也。去尸成道之 速者,先外制声色名利,内平喜怒爱恶,退心自察,彻底真无( 真为实,无余欲)。动静能知,身世不碍。宛其见情类,殉物 而死。圣人兴悲,于物兼济。为心者,以此苦心零于情,卓然 虚静,尸乃无处潜留,则遁迹而逝。常思正道,朗然不寐,尸 亦无再宅于心仍心。私言曰:所欲者玄灵之欲,不欲者玄灵不 欲也。严心王而使之零(以身喻国,心则王也,王侯能守之, 万物将自化三尸其如子何?)。故君子存而不忘亡,理而不忘 乱。身安而国家可保也,神定而性命可全也。若荒怠不敬,冒 于寝寐,贪于饮食,尸乃千变万化,随欲而归,令人世患日深, 多愚早亡(《道书》曰:勿与争曲直,当减人寿算也,争尚如 此,其况大者!沦于世务,非达者之莫弃)。玄灵飞去,心神 凝定,则五方秀气入于灵台,滋于童子。经曰:“惚兮恍兮, 其中有象。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”惟恍惟惚,而童子生焉。

  《黄庭经》曰:“窥离(去声)。天地有童子。”(窥犹欺也,因欺其心,敬于天地之间,不欲一物,则神气不丧也)。夫天 地者,阴阳列位也。童子者,人神至精也。非精无以崇其圣, 非荡无以长其愚。是故圣人修之以真,行之以勤。若能克己励 志,不出三年,道成矣!乃心中有白气,拂拂然生光明,久习 弥广。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